天堂的詩,李白的一首五言詩,將天堂和地獄描繪得淋漓盡致,令人拍案叫絕
盛唐氣象,孕育了一位狂傲不羈的詩人,他以超脫世俗的人性智慧,譜寫了盛唐的最強音。政治上的失意苦痛,鑄就了飄逸灑脫、傲岸不拘的詩仙和“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的酒仙。他就是為人們所熟知的李白。
李白,既是寫詩的行家,也是佩劍的俠客;既是行走的游俠,又是放蕩的浪子。要說唐代的第一旅游達人,非李白莫屬。他的一生,絕大部分卻在漫游中度過,游歷遍跡了大半個中國。山水寄給了他靈感,也慰藉了他的心靈。他自己說:“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手持綠玉杖,朝別黃鶴樓。五岳巡山不去遠,一生好入名山游?!贝嗽挷患?,李白要是活到現在,在某些自媒體平臺開個直播,那流量想必也是杠杠的。
據資料記載,天寶十五年春,李白應汪倫(天寶年間曾為涇縣令,隱居于桃花潭)、萬巨之請出游涇西,具體地點有水西寺,落星潭,桃花潭,丹山、板壁山(又稱碧山)、龍門、黃山,后去秋浦。這年秋后李白又與夫人去廬山屏風疊隱居,十二月入永王軍。期間寫下了大量著名的詩篇,如我們所熟知的《贈汪倫》,還有一系列以“古風”為題的五言詩,其中最著名的是《古風·西上蓮花山》:
“西上蓮花山,迢迢見明星。素手把芙蓉,虛步躡太清。霓裳曳廣帶,飄拂升天行。邀我登云臺,高揖衛叔卿?;谢信c之去,駕鴻凌紫冥。俯視洛陽川,茫茫走胡兵。流血涂野草,豺狼盡冠纓?!?/p>
李白說,西上華山的蓮花峰,遠遠地就看見了明星玉女。她手把蓮花,在空中輕輕地踩著云朵走來了。身上云霓般的衣裳拖著長長的帶子,在天空中飄拂著。她邀我登上云臺,拜見了神仙衛叔卿。我覺得恍恍忽忽地與他們一起駕著鴻鵠,升上了天空。當我們飛至洛陽的上空時,俯首向下一看,只見在洛陽川中到處都是胡兵。洛陽附近百姓的尸體縱橫,鮮血染紅了野草,而豺狼們個個都戴著官帽在慶賀勝利呢!
李白《古風》系列共五十九首,“西上蓮花山”是第十九首。詩中借游仙的幻想登上蓮花山,月白風清,駕霧凌云而步于太清之上,仙人引導,仙女伴隨,就在幻游這個廣闊自由的仙界時,詩人俯視人間,只見“茫茫走胡兵,流血涂野草,豺狼盡冠纓”,表現了詩人對人民的關懷和對祖國的熱愛。詩人將浪漫主義與現實主義結合起來,以浪漫主義表現理想,以現實主義描述現實,末尾不著一字評論,而詩人的悲憤與不平自見。
首二句“西上蓮花山,迢迢見明星?!闭宫F了一個蓮峰插天、明星閃爍的神話世界。玉女的纖纖素手拈著粉紅的芙蓉,凌空而行,游于高高的太清,雪白的霓裳曳著寬廣的長帶,迎風飄舉,升向天際。詩人用神奇的彩筆,繪出了一幅優雅縹緲的神女飛天圖。
接著“素手把芙蓉,虛步躡太清。霓裳曳廣帶,飄拂升天行?!彼木鋵懴膳?。仙女們潔白的玉手,拿著美麗的蓮花,那彩虹般的衣裳拖著長長的飄帶,凌空而行,飄然升上天庭。在詩人眼中,神仙世界是如此純凈美好,仙女的生活是如此自由自在,這正是詩人所向往的理想境界,于是加強了遠離塵世、遨游仙境的愿望。
接著“邀我登云臺,高揖衛叔卿?;谢信c之去,駕鴻凌紫冥?!彼木?,寫美麗的仙女邀請詩人來到上冠景云、下通地脈的云臺峰,與仙人衛叔卿長揖見禮,同游紫冥。據《神仙傳》載,衛叔卿是漢代中山人,服云母成仙,曾乘云車、駕白鹿從天而下見漢武帝,不料武帝竟以臣下相待,遂大失所望而離去。后來漢武帝懊悔,派人尋訪,見他在華山與人博戲。詩人此處用衛叔卿之典,既切華山的神仙故事,又暗寓自己的遭遇。天寶元年,李白奉詔入京供奉翰林,終因不肯“摧眉折腰事權貴”(《夢游天姥吟留別》),遭讒出京。共同的遭遇,使詩人與衛叔卿結為知音,恍恍惚惚間隨之飛升太空,駕鴻遨游紫冥,擺脫現實中的一切煩惱,飄然世外。
最后“俯視洛陽川,茫茫走胡兵。流血涂野草,豺狼盡冠纓?!彼木?,詩人從高空俯視洛陽地面,從描寫仙境轉向描寫人間,他看到了一幅幅令人痛心的畫面:殘暴橫行的胡兵在奔竄;人民被殺戮,尸首橫陳,鮮血染紅了野草;豺狼一樣的偽官們峨冠博帶,耀武揚威,得意洋洋,彈冠相慶。
統觀全詩,詩人的思想感情表現得比較復雜,既有渴望超脫塵世、追求自由的理想生活的一面;又有正視現實,憎恨安史叛軍,關切祖國前途命運,同情人民悲慘遭遇的一面。詩人思想感情上的這種矛盾,是通過美妙的神仙境界和嚴酷的社會現實這兩種情景的強烈對比表現出來的。而通過這種對比,就更加突出地表現出詩人的憂患意識。
不是嗎?即使當他“駕鴻凌紫冥”——正沉浸在自由的理想境界的時候,也沒有忘記“俯視洛陽川”,忘記多災多難的祖國和人民。所以這首詩的思想基調,同他的許多優秀詩篇一樣,還是愛國愛民的。所以,后世對這首詩評價很高。明代文學家、吳中四才子之一的徐禎卿評價說: “此篇刺玄宗也。此詩前半篇皆游仙之詞?!鼻宄鯇W者、文學家奚祿詒則評價說: “只是悼長安之亂,不甚重仙耳?!鼻宕鷮W者陳沆在他所著的《詩比興箋》中評價說:“皆遁世避亂之詞,托之游仙也?!?/p>
用戶評價
-
885
-
885
-
885
-
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