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句的詩,這首詩只有四句,王維卻將離別寫得如此動人,被后人贊譽冠絕古今
自古以來,離愁別緒一直是我們心頭最柔軟的那一部分。
不少溫文人墨客也借詩詞來表達自己的依依惜別之情。
正所謂“多情自古傷離別”,這種與親朋好友的離別之情也無數次撩動我們的心弦。
這其中又以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最為著名,后來更有人評價說這首詩是“古今第一矣”。
因為詞曲吟唱的原因,這首《送元二使安西》其實還有另外兩個名字,分別是《渭城曲》和《陽關三疊》,而大家的吟唱也極大地推動了這首詩詞的傳播。
題目中的“安西”其實指的是安西都護府,亦即現在的新疆庫車市。
古詩詞是人們傳情達意最好的載體,這在這首《送元二使安西》當中得到了最好的體現。
雖然只有四句,但是卻渾然天成,深情雋永,讓人深受感動。
應該說被稱贊為“古今第一”還是有些許夸張的成分,畢竟古往今來那么多優秀的詩詞,但是這首詩的情感表達確實堪稱一絕。
作為一首流傳千古的詩詞,它值得我們逐字逐句地好好品析。
詩的頭兩句乍一看也就那樣,無非是送別詩當中最常見的幾種意象罷了。
王維首先點名了時間地點,環境氛圍,但是我們這里最應該賞析其實是他的情感基調,為什么呢?
我們可以回想一下,在以往的送別詩當中大多數都是纏綿悱惻、哀婉悲嘆的,但是你看看王維是怎么寫的。
渭城的朝雨帶來生命的氣息,洗刷空氣中的塵土,那柳枝似乎也更加嫩綠了。
他用一場清新別致的大雨來沖刷離別的哀愁,滿眼綠色,柳條抽芽,瞬間讓人心曠神怡,一掃陰霾。
這里需要給大家解釋一下,“浥”指的是濕潤,浸透之意。
因此,這場雨也就不再只是一場單純的雨了,它更像是上天為了送別而特意準備的一樣。
上天知道王維要送友人遠去,所以用一場清爽的雨來浸潤大地,煥發生機。
雨過天晴,根本不需要折柳送別了,畢竟這些柳樹已經成為了送別情景中最別致的一道風景。
這樣的寫法讓雨滴充滿了人性,盡顯溫情。
這首詩后面的兩句其實意思很簡單,就是說“您再飲一杯酒吧,等過了陽關就沒有我這樣的老朋友款待你了”。
如果是一般的送別,就會像我們在上一篇文章當中提到的那樣,大家頻頻舉杯,依依不舍,但是王維沒有。
他將這些應酬的話都省略了,只是囑托,更是寬慰。
三言兩語,但是情誼深厚,王維和元二那種不舍與深情還是溢滿了字里行間。
酒過三巡,朋友已經不得不離開了,盡管有不舍與傷感,但是王維用他溫情而細膩的筆觸告訴我們,高山流水般的友情不在乎天涯海角。
陽關作為前往新疆的必經之路,一般都是作為人們送別的盡頭,過了那里就算是異國他鄉了。
因此,王維不僅僅在送別,也是在為朋友送上最誠摯而真切的祝福。
王維這首詩其實抒發的還是我們最普遍意義上的離別之情,但是恰恰也是這種情感最能引起我們的共鳴。
更因為王維詩畫相融的寫作風格,細膩深沉的情感,讓這首詩即使跨越了千年依然能夠撩動我們的心弦。
所以別情之余,還包含著王維對朋友美好而殷勤地祝愿。
款款深情,雕鏤時光,這一字一句的淺斟低唱溫柔了我們每一個人的心房。
用戶評價
-
978
-
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