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的詩,王安石最精彩的宋詩名句: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
在北宋時代,王安石可謂鼎鼎大名。在政治上王安石曾經官至宰相,主持王安石變法,雖然最后失敗,但是畢竟書寫了自己的一段傳奇。在文學史上,王安石不管是詩歌還是宋詞創作,都有非常經典的作品傳世。
比如今天我們所說到的這首古詩,寫出了青年王安石的志向,后來成就一番功業也是水到渠成的了。且看: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飛來山 一作:飛來峰)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只緣 一作:自緣)
這首古詩的題目是《登飛來峰》,從題目當中就能看出這是一首登高古詩。古人喜好登高望遠,一展心中抱負,留下的名句更是不計其數。王安石的這首古詩,流傳最廣的當屬最后兩句“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
這兩句古詩不但非常有氣勢,寫出了王安石的志向,而且還富有哲理韻味。我站在這里,不怕層層的浮云遮住我的眼睛,擋住我遠眺的視野,因為我站在飛來峰的山頂,已經沒有什么能夠阻擋。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在飛來峰的山頂上有一座高聳入云的塔,八尺為尋,這里用“千尋”,極言他頂之高。在雞鳴的時候站在塔上,能夠看到旭日東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我已經站在飛來峰的最高處,沒有什么能夠阻擋住我的視野。
當時的王安是只有30歲,剛剛在朝廷當中謀得官職。他滿腹才華,年富力強,正處于人生的上升期。此時登上飛來峰,內心感到極其豪邁,內心的志向,在“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兩句詩歌當中表現得淋漓盡致。
正是因為年輕時候就有如此的抱負和志向,才能夠促使他在之后的人生經歷中做出一番事業。當他在歷史上成就千秋功業的時候,回過頭來再讀這首古詩,是否為曾經的自己滿懷志向而深感欣慰?
本文圖片全部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作者刪除。
用戶評價
-
1750
-
1750
-
1750
-
1750
-
1750
-
1750
-
1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