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的詩,詩歌歷史合集一: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
大家還記得聞一多先生曾在其著作《宮體詩的自贖》中所寫的這一句話嗎?“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這一句是聞一多先生對于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這首詩的贊美嗎?還有王闿運所說的“孤篇橫絕,竟為大家”的這一首詩是誰嗎?也是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這一首詩,說起來也好笑,現存的已知的有關張若虛的詩只有兩首!
張若虛圖像
夜晚的江面
這兩首詩中有一首就是《春江花月夜》,這首詩是唐代的詩,有人稱其為唐詩的開山之作,可以這么說,唐詩在他的手里徹底成熟了,但是實際上在明代之前這個人寫的詩并不是很有名的,是明代的文人編寫的一部詩集收錄了他的這一首詩歌,并稱之為一詩蓋壓兩宋的詩,他的出名可以說是一個巧合,完全是運氣,所以說張若虛的詩并不出名,這是他為什么詩僅存兩首的原因,因為他的詩多數沒有被收錄而收錄又被流傳開的只有兩首!
其實作者今天想說的是,聞一多先生誤會張若虛先生了,張若虛這首詩看似是宮體詩,但實際上它并不是宮體詩,他只是借助宮體詩的形式去寫出了他的所見所聞,而且全詩意境很美,畫面描述的唯妙唯俏,并沒有宮體詩的其意之淺,宮體詩是描述的空談的,絲毫沒有實際意義,只是夸贊宮中之人的詩!而張若虛先生的這首詩并沒有說,寫,所以聞一多先生誤會張若虛了!
這是一個美麗的誤會
文末附上這首詩: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
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臺。
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愿逐月華流照君。
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
詩中之畫面
詩中之畫面
詩中之畫面
用戶評價
-
1055
-
1055
-
1055
-
1055
-
1055
-
1055
-
1055
-
1055
-
1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