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籌帷幄的成語,運籌帷幄對應的成語是什么
運籌帷幄對應的成語是什么
運籌帷幄對應的成語決勝千里_成語解釋
【拼音】:jué shèng qiān lǐ【釋義】:坐鎮指揮千里之外的戰局。形容將帥雄才大略,指揮若定。與運籌帷幄有關的成語
了如指掌 [liǎ2113o rú zhǐ zhǎng]
生詞本基本釋義了:5261明白;指掌:指4102著手掌。形容對事物了解得非常清1653楚,象把東西放在手掌里給人家看一樣。出 處《宋史·道學傳序》:“命于天而性于人者;了若指掌?!?p>例 句對于潼關附近的形勢,他尤其~。近反義詞近義詞洞若觀火 管窺蠡測 一目了然反義詞一無所知成語“運籌帷幄”是什么意思?
運籌帷幄指的是古代軍營中的帳幕,現在多半用來比喻人在處理事情上,善于思考并能準確的做出判斷!
和運籌帷幄 類似的成語有哪些 以運籌開頭的成語有哪些
一、和運籌帷幄5261 類似的成語有:
1、足智多謀4102
【成語】足智多謀
【全拼】: 【 zú zhì 1653duō móu 】
【釋義】: 足:充實,足夠;智:聰明、智慧;謀:計謀。富有智慧,善于謀劃。形容人善于料事和用計。
【出處】: 元·無名氏《連環計》第一折:“此人足智多謀,可與共事?!?/p>
【例子】: ~之士,能征慣戰之將,何止一二千人。(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四十三回)
2、出謀劃策
【成語】出謀劃策
【全拼】: chū móu huà cè
【釋義】: 謀:計謀;劃:籌劃。制定計謀策略。指為人出主意。
【出處】: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汝依違觀望其間,并不見出奇畫策,無非因人成事?!?/p>
【例子】: 其余的人,連老賀在內,也都~,各有貢獻。 ★孔厥《新兒女英雄續傳》第九章
3、指揮若定
【成語】指揮若定
【全拼】: zhǐ huī ruò dìng
【釋義】: 形容態度冷靜,考慮周全,指揮起來就象一切都事先規定好了似的。
【出處】: 唐·杜甫《詠懷古跡》詩:“伯仲之間見伊呂,指揮若定失蕭曹?!?/p>
【例子】: 他剛剛坐定,這一大群人已經跟了進來,用各種阿諛逢迎的言詞稱頌他神機妙算,“~”。(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一章)
二、以運籌開頭的成語有:
運籌出奇:擬訂作戰策略,定出奇計。
運籌畫策:籌劃情況,擬訂作戰策略。
運籌建策:籌劃情況,擬訂作戰策略。
運籌借箸:指運籌計謀。
運籌決策:籌劃情況,擬訂作戰策略。
運籌決勝:指擬訂作戰策略以獲取戰斗勝利。
運籌決算:籌劃情況,擬訂作戰策略。
運籌千里:指擬訂作戰策略以獲取戰斗勝利。
運籌設策:籌劃情況,擬訂作戰策略。
運籌幃幄:指在后方決定作戰策略。
運籌帷幄: 籌,計謀、謀劃;帷幄,古代軍中帳幕。指擬定作戰策略。引申為籌劃、指揮。
運籌帷帳:指在后方決定作戰策略。
運籌演謀:籌劃情況,擬訂作戰策略。
運籌制勝:指擬訂作戰策略以獲取戰斗勝利。
形容人運籌帷幄的成語
胸有2113成竹
xiōng yǒu chéng zhú5261 【解釋】原指畫竹子要在心4102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后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經1653拿定主意。 【出處】宋·蘇軾《文與可畫筼筜谷偃竹記》:“故畫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p> 【結構】主謂式。 【用法】用作褒義。形容人做事很有謀略。一般作謂語、定語、狀語。 【辨形】竹;不能寫作“足”。 【近義詞】成竹在胸、心中有數 【反義詞】心中無數、茫無頭緒 【辨析】~和“心中有數”;都有“心中已有打算”的意思。但~偏重于事前對問題已有全面的考慮和解決辦法;或因心中有了主意而辦事神態鎮定;沉著;“心中有數”偏重于對客觀情況已有所了解。 【例句】 (1)我發愁這次完不成任務;老武~地說:“沒問題\"。 (2)事前充分準備;事發才能~;不會慌亂。運籌帷幄的對應的成語
胸有成竹 及決2113勝千里
xiōng yǒ5261u chéng zhú 【解釋】原4102指畫竹子要在心里有一幅竹子的1653形象。后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經拿定主意。 【出處】宋·蘇軾《文與可畫筼筜谷偃竹記》:“故畫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p> 【結構】主謂式。 【用法】用作褒義。形容人做事很有謀略。一般作謂語、定語、狀語。 【辨形】竹;不能寫作“足”。 【近義詞】成竹在胸、心中有數 【反義詞】心中無數、茫無頭緒 【辨析】~和“心中有數”;都有“心中已有打算”的意思。但~偏重于事前對問題已有全面的考慮和解決辦法;或因心中有了主意而辦事神態鎮定;沉著;“心中有數”偏重于對客觀情況已有所了解。 【例句】 (1)我發愁這次完不成任務;老武~地說:“沒問題\"。 (2)事前充分準備;事發才能~;不會慌亂。用戶評價
-
1034
-
1034
-
1034
-
1034
-
1034
-
1034
-
1034
-
1034
-
1034
-
1034
-
1034